解放日报:为红外体温计提供核心传感器芯片,上海工研院加快技术攻关月产能翻倍

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传感器团队3月初攻克了技术难关,使温度传感器芯片的月产能320万颗提升到640万颗

红外温度传感器作为红外体温计的核心器件,疫情期间市场需求大。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获悉,为进一步提高产能,上海新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(简称“工研院”)传感器团队3月初攻克了技术难关,使温度传感器芯片的月产能从320万颗提升到640万颗。截至发稿,该团队已提交约400万颗温度传感器芯片。

早在春节期间,工研院的“超越摩尔”8英寸研发中试线(简称“8寸线”)就紧急复工,24小时运作,第一批9万颗芯片以99.74%的良率提前三天交货,投放到了抗疫最前线。温度传感器芯片虽然尺寸不足2毫米,但需要120多个步骤、38台主力设备来制作。其中最关键也最耗时间的一个步骤,就是形成芯片背部空腔的深硅刻蚀工艺(简称“背腔刻蚀工艺”)。此前,工研院8寸线用在这一工艺上的设备只有一台,背腔刻蚀工艺成了温度传感器芯片生产的最大瓶颈。

在工研院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,8寸线负责人果断地启用了功能相近的另一台设备。但这台设备没有进行过背腔刻蚀工艺的开发,无法立即满足温度传感器芯片苛刻的工艺要求。而由于疫情关系,设备厂商无法到厂帮助调试设备。

这种情况下,攻坚小组争分夺秒开展新设备的背腔刻蚀工艺技术攻关。8寸线刻蚀设备工程师刘国峰,在工艺工程师因隔离无法及时到岗的状态下,一人承担设备和工艺两职,在同事们配合下第一时间展开各种实验。工艺工程师潘强及时制定了详细的工艺开发计划,在隔离期满后迅速到厂,与刘国峰并肩战斗。工艺经理黄志刚和设备经理胡天保,一直在协调人力、物力资源,及时取得了专业厂商的远程支持。研发团队在任务紧迫的情况下,迎难而上,通力合作,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,新设备比计划提前4天达到可生产状态,使得温度传感器芯片产能尽快实现了翻倍。据介绍,如果工人全部到岗,预计3月可生产约790万颗温度传感器芯片。

目前,工研院参与研发的隔离人员“智能电子封条监控系统”已量产投入使用,降低了一线工作人员工作强度,可实时监测隔离场所人员动态。此外,工研院正在抓紧研发快速核酸PCR检测技术高效雾化给药技术,预计5月产品将正式问世。

此文章转自2020年3月10日解放日报

工研院根据上海市经信委通知要求于2月2日正式复工后,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。比如,上海海关关税处,上海海关隶属嘉定海关综合科,嘉定海关企业管理和稽查科,为工研院开启了“绿色通道”,实施减免税、化学品查验快速通关,用特色服务解决了我们复工复产的燃眉之急。